西安维权女车主反被债主维权,一码归一码
原标题:西安维权女车主反被债主维权,一码归一码
陈迪说: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和解 乱象之下是行业困局
.
▲西安维权奔驰女车主和解。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引发舆论热议的“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对于当事人来说,终于迎来了不错的结果,当事人也因此被称为“维权女王”。
有意思的是,该事件刚告一段落,维权接力棒就交到了另一方手上。
据红星新闻报道,西安奔驰女车主眼下似乎身陷债务纠纷——就在她跟4S店和解的当晚,有广告商登上了从上海飞往西安的航班。他已催债8个月,讨债对象之一就是奔驰维权女车主。还有媒体报道,上海多商户称女车主担任监事的公司,至少拖欠575万元债款。
另有网络爆料称,她涉嫌诈骗以及700多万元卷款逃逸案,上海徐汇警方对此透露,她所在公司主要是由于经营不善拖欠款项,她因此和讨债方在派出所协调,属于民事纠纷并非刑事犯罪。
“维权女王”反被维权,这看起来很有戏剧性,但又是正常的舆论现象。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当一个人成了名,她(他)身上的很多东西都会被放大,包括优缺点,包括曾经做过的好事坏事。如今,“维权女王”获得了舆论关照,也基于哭诉维权成功。
那么,针对部分商户“诉求箭头”对准她的维权,我们该如何看待?
首先要明确,这是同一个人,却不是同一件事。既然是两件事,就要一码归一码。
至于姿势怎么摆,很简单,我们当时是怎么围观“坐引擎盖”的,就该怎么围观“拖欠债款”。这两起事件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疑似权益被侵犯者,对自我权益的诉求。只不过,在一起事件中的陈诉者,变成了另一起事件中的被陈诉者。
也正因此,我们没必要为一个维权者“镀金”,她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她以前做过什么,并不影响她的权益遭遇侵犯后奋力维权。
公众的注意力,应放在具体的事件中,而不是个人的品质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对事不对人”。这就是法律的基本逻辑,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方式。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公正的司法评判,从来都是“你做的这个事是对是错,违反了哪条法规,相应地给予何种处罚”,而不是“你这人有多坏,负面形容词有多少,我就判你多重。”
或许有人吐槽,本来女车主维权成功,让人挺开心的,但她又出了这么个事,直让人怀疑人生。
其实完全没必要为此心情跌宕。人是复杂的,她哭诉维权时占理,不等于她在什么事中都占理。所以我们既没必要因她被卷入债务纠纷,就否定她此前正当维权的意义,也没必要因她跟“店大欺客”乱象的叫板,就觉得她牵涉债务纠纷不可思议。
相反,我们应该对这种舆论连锁反应感到高兴,因为西安女车主的成功维权,不仅启发了很多其他车主维权,甚至还启发了债权者对西安女车主的维权。只要诉求是正当的,我们乐见这种搭新闻便车的维权意识。
所以,西安奔驰维权女车主反被维权,不必过于讶异。女车主可以对4S店正当维权,别人也可以对她维权,这很正常。而对于所涉具体事宜,舆论也不妨“一码归一码”,让是非对错被置于法律视野下审视,而非臆断先行。
□与归(媒体人)
编辑 杨林鑫 校对 危卓
(责任编辑:威尔杨)
-
他向媒体透露此次错误交易已经“撤不了”,因误操作一下赔了400万。...[详细]
-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
当然,据说目前已经有二十多家做充电宝租赁的公司出来融资,这个没有太高产品门槛的市场最终会如何演变呢?渠道壁垒会多强的左右市场呢? 我觉得这会是今年最有可能产生恶战的风口。...[详细]
-
而亿级商家给了这么多资源反而成下降态势。...[详细]
-
到北京后买了几张床,8个男男女女挤在100平米的房子。...[详细]
-
第二,他一定要让大家看到生产多少台,大家说要买一百万台,他还不放心,让他们一人交50块定金才下单。...[详细]
-
同样的质量,同样的面料,款式变化一点贴在不同的牌子就是不同的价格,(同行也许会拍砖,但事实便是这样)。...[详细]
-
盘点中国高考“最惨”的6个省,一本分数读二本,一分干掉上千人!
同时,HTC的竞争对手也是很强大,三星的技术实力异常强大,谷歌以技术研发见长,索尼的游戏内容独一无二,Oculus背后有Facebook的海量资源。...[详细]
-
补充分析: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此前选择从P2P租车模式转向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友友用车联合创始人李宇曾表示,“P2P模式是一个很理想化的商业模式,其中有些无法回避的痛...[详细]
-
根据每一期不同的食物和主题的需要,甄甄的团队会为她设计不同的造型。...[详细]
-
创业者和打工者需要的能力完全不同,甚至相反 “如果明天生命终止,今天你还想创业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是天生为创业而生的人,你就应该去创业。...[详细]